當前雞養殖戶日劇增多,但養殖弊端也隨之顯現;近年來,雞病類型較為復雜,且各種新病層出不窮,使對雞病的防治和治療難度增加。因而應充分加強對雞病的防治,避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。縱觀雞病中常見的傳染性支氣管炎以及大腸桿菌病等,其傳染快,發病重,提高了雞的病死率,給養雞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。
大腸桿菌病是一種存在雞群中的多發性疾病,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腸肝菌引起的,當雞的抵抗力下降時容易發現出來?,F將雞大腸桿菌病的流行特點和癥狀介紹如下:
一、雞大腸桿菌病的流行特點
1、雞大腸桿菌病可通過呼吸道感染:由于禽類的特殊生理結構,雞大腸桿菌病由腸道感染的較少,大部分情況下是由于呼吸道感染,在氣囊內形成病變,不久侵害到各個臟器。因此雞大腸桿菌病與呼吸道病又稱為“姊妹病”,主要有兩種方式:
①呼吸道粘膜受損,清異能力下降。當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,如支原體、新城疫、傳染性支氣管炎、傳染性喉氣管炎、傳染性鼻炎等疾病時;或舍內通風不良,氨氣、硫化氫等有害氣體蓄積;這些因素均會造成呼吸道粘膜受到損傷,粘膜表面的生理性排異物技能下降,助長大腸桿菌在氣管、肺及氣囊中定居繁殖。
②舍內通風不良,環境衛生差,經常不消毒,舍內有大量粉塵。大腸桿菌對干燥的抵抗力很強,附著在糞便、土壤、雞舍內塵埃、孵化器絨毛上的病原可長期存活,雞群通過呼吸吸入大量含有病原的塵埃,引發雞大腸桿菌病。
2、雞大腸桿菌病可經消化道感染:飲水、飼料被大腸桿菌污染,雞群采食大量被大腸桿菌污染的飲水或飼料而感染雞大腸桿菌病,尤以水源被污染引起發病最為常見。
3、雞大腸桿菌病繼發性感染:當雞群發生法氏囊、禽流感等疾病時,往往會引起雞大腸桿菌病的發生,這是因為這些疾病的發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,機體抵抗力下降造成雞大腸桿菌病病發。
4、雞大腸桿菌病的應激因素:當氣候突變、轉群、斷喙、飼料突然改變等應激因素發生時,機體抵抗力下降,腸道內菌叢失去平衡,致病性大腸桿菌大量繁殖,造成雞大腸桿菌病發生。
5、雞大腸桿菌病可經蛋傳播:患有雞大腸桿菌病性輸卵管炎的母雞,在蛋的形成過程中大腸桿菌進入蛋內;或種蛋產出后為糞便等贓物污染,蛋殼表面的大腸桿菌進入蛋內;這兩種情況均造成經蛋垂直傳播的雞大腸桿菌病。
本病常易成為其他疾病的并發病或繼發病。例如,雞群中如果存在有慢性呼吸道病、新城疫、傳染性支氣管炎、傳染性法氏囊病、葡萄球菌病、黑頭?。つc肝炎)或球蟲病時,常并發或繼發大腸桿菌病,其中又以慢性呼吸道病并發或繼發本病最為常見。
二、雞大腸桿菌病的流行癥狀
1、初生雛雞臍炎,俗稱”大肚臍”。其中多數與大腸桿菌有關。病雛精神沉郁,少食或不食,腹部大,臍孔及其周圍皮膚發紅,水腫。此種病雛多在一周內死亡或淘汰。另一種表現為下痢,除精神、食欲差,可見推出泥土樣糞便,病雛1-2天內死亡。死亡不見明顯高峰。
2、在育雛期間其中包括肉用仔雞的大腸桿菌病,原發感染比較少較少見,多是由于繼發感染和混合感染所致。尤其是當雛雞階段發生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過程中,或因飼養管理不當引起雞慢性呼吸道疾病時常有本病發生。病雞食欲下降、精神沉郁、羽毛松亂、拉稀。同時兼有其它疾病的癥狀。育成雞發病情況大致相似。
3、產蛋階段雞群發病,多由飼養管理粗放,環境污染嚴重,或正值潮濕多雨悶熱季節發生。這種情況一般以原發感染為主。另外可繼發于其它疾病如雞白痢、新城疫、傳染性支氣管炎、傳染性喉氣管炎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發生的過程中。主要表現為產蛋量不高,產蛋高峰上不去,產蛋高峰維持時間短,雞群死淘率增加。病雞臨床表現有如雞冠萎縮、下痢、食欲下降等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