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節腫脹是生豬臨床上常見的疾病癥狀。除了外科損傷外,關節腫脹與傳染性疾病有關,常見的有以下3種疾病:
副豬嗜血桿菌病主要感染2-4月齡的青年豬,5-8周齡的小豬也比較多見。母豬、種公豬多表現隱形感染或慢性跛行。?? 臨床癥狀:嚴重的病豬四肢關節腫大,跛行,疼痛尖叫,顫抖,共濟失調,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劃水樣。慢性型病豬主要表現食欲下降,咳嗽,呼吸困難,四肢無力或跛行。?? 藥物治療:可選用喹諾酮類藥物、頭孢菌素類藥物、四環素類藥物、增效磺胺、氟苯尼考、氨芐西林、阿莫西林等,注射或口服給藥。
由多種致病性鏈球菌引起,急性型常表現為敗血癥和腦膜腦炎,慢性型多表現為關節炎等。?? 臨床癥狀:敗血癥型表現為耳尖、腹下、四肢下部有出血性紅斑;腦膜腦炎型表現為運動失調,轉圈,磨牙,四肢做游泳樣運動。敗血癥型和腦膜腦炎型也多有關節炎癥表現,病豬跛行或后肢麻痹。關節炎型的臨床表現最為典型;體溫升高,關節腫脹,疼痛,高度跛行,嚴重者不能站立,有的后肢癱瘓,臥地不起,觸診關節局部有波動感,